服務熱線
400-115-2002
2024年一開年,陶瓷行業(yè)一片慘淡的景象,上游廠家開窯極為謹慎,各陶瓷產區(qū)開窯率普遍下滑,不少廠家降價清庫存。終端市場情況也不好,人流冷清,銷售和利潤難以支撐成本,部分經銷商反饋開店一個月都沒持平,經營壓力巨大。
行業(yè)大環(huán)境愈發(fā)惡劣,陶瓷經銷商退出市場的現象頻頻發(fā)生。
欠債2.3億元
一批經銷商破產被查封門店
2023年底,上海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發(fā)布了一則債務人破產公告。該法院于2022年10月14日裁定受理上海某陶瓷公司破產清算案件,破產管理人查明該陶瓷公司資產僅剩40萬元,而負債超2.3億元。法院認為,該陶瓷公司不能清償到期債務,且資產明顯不足以清償全部債務,裁定宣告該陶瓷公司破產。
公開資料顯示,這家陶瓷公司主營批發(fā)業(yè),主要銷售建筑衛(wèi)生陶瓷產品、衛(wèi)生陶瓷潔具配件、裝修材料等以及倉儲、自有房屋租賃,于2003年成立,注冊資本達2000萬元。
一家成立20年的陶瓷批發(fā)公司最后的結局是負債累累,停業(yè)破產,市場競爭的殘酷可見一斑。從這個破產案件也可以看出,由于市場行情急轉直下,公司經營壓力增大,一旦管控不當,陶瓷經銷商欠債欠款變成債務人的風險也會變大,嚴重時還會變成“老賴”(失信被執(zhí)行人)。
此前,中國陶瓷網發(fā)現,有多家陶瓷門店在阿里資產拍賣網上正在或即將拍賣,這些門店均已被當地法院查封,而查封的原因則是房產所有人陷入債款/合同糾紛,無法聯系,未按時履行債務。因此,法院查封其名下資產,進行拍賣。
周口鹿邑縣歐亞達建材城一家陶瓷商鋪于4月4日10時至4月5日10時止拍賣,商鋪面積110.72㎡,起拍價48.62萬元。公開資料顯示,商鋪所有人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義務,被法院列為失信被執(zhí)行人,未履行債務超30萬元。
欽州欽南區(qū)北部灣國際建材商貿城一家陶瓷商鋪從2月13日10時起開始拍賣,至4月13日10:00止,商鋪面積537.53㎡,起拍價421.68萬元。資料顯示,該商鋪為欽州一置業(yè)公司所屬,公司經營鋪面出租銷售;建筑材料、陶瓷產品等產品銷售,其法定代表人已被列為失信被執(zhí)行人,未履行債務近千萬元。
值得一提的是,該置業(yè)公司還有20多處建材商鋪及房產被拍賣,約合拍賣金額上億元。
上百家瓷磚門店轉讓
有門店年銷售650萬元
今年,建材行業(yè)整體市場愈發(fā)不景氣,實體門店的客流不斷下降,不少建材老板反饋生意越來越難做,單量急劇減少,行情形勢相當嚴峻。與此同時,門店租金、人工等運營成本居高不下,每天幾萬塊的固定成本,一年幾十萬甚至上百萬的支出,而銷售往往只是持平,還可能虧本,這也導致越來越多陶瓷經銷商及門店退出,加速了行業(yè)洗牌。
當下,全國家居建材市場門店轉讓或出售的現象越來越多。而在家居建材的各種品類中,瓷磚門店轉讓最為頻繁,抖音平臺上搜索“瓷磚門店轉讓”,起碼有上百條瓷磚商鋪轉讓信息。
一家面積達1200㎡的陶瓷整店轉讓,年租8.5萬元,內部瓷磚展示位約230㎡是全新裝修,年銷售營業(yè)額650萬元。發(fā)布人稱老板因外地生意多忙不過來,因此將盈利中的門店轉讓。
一位主營裝修材料的建材老板因另外發(fā)展,將8間商鋪低價轉讓,同時還將半價處理七八十噸墻地磚。
還有瓷磚經銷商整體轉讓510㎡品牌門店,表示用心經營多年,老客戶很多,門店位于建材城較好的位置,房租低可以連代理品牌一起轉讓。
值得關注的是,部分經銷商轉讓的門店顯示著其正在經營的是行業(yè)知名品牌,裝修不算陳舊,猜測是近幾年新裝的,這樣一轉讓損失巨大,最低二三十萬的裝修費就“打水漂了”。更加殘酷的真相是,這樣的現象在全國范圍內的家居建材市場比比皆是。
此外,終端建材市場上還大量店面空置,裝修陳舊,店內僅剩少量樣品擺件,常年關著門無人經營。中國陶瓷網查詢發(fā)現,近一年來,全國有10多家陶瓷經銷處被當地法院強制清算,這些陶瓷經銷處早已被吊銷營業(yè)執(zhí)照,法定代表人無法聯系。同時,法院審理案件過程中并無債權人申報債權,也沒有實際經營。
兩極分化嚴重
一邊慘淡關門一邊瘋狂開店
當下的陶瓷行業(yè)危機重重,但也處處是商機。一批陶瓷人苦苦支撐,無奈關店轉讓,另一批陶瓷人卻抄底逆行,看準時機瘋狂開店。
近幾年,隨著家裝消費需求及審美變化,瓷磚品牌門店重裝升級變得相當常見。與此同時,瓷磚品牌終端布局及開店擴張?zhí)崴?,渠道下沉更是成為所有瓷磚品牌相當重點的戰(zhàn)略之一。自今年開年以來,馬可波羅、冠珠、歐神諾、歐美、金巴利、箭牌、威爾斯等十多個瓷磚品牌的終端門店盛裝開業(yè),場面火爆。
江西頭部陶企華碩控股集團日前透露,旗下廣東品牌在20天內成功簽約40+城,全國版圖迅速擴張,遍布哈爾濱、長春、沈陽、太原、西安、福州、晉江、淄博、濟南、臨沂、鄭州、昆明等一二線重點城市,首發(fā)款更是突破1500萬元。
不僅瓷磚品牌加快擴張,全國終端市場的瓷磚批發(fā)商更是發(fā)展的“如火如荼”,在抖音、小紅書、1688、拼多多等平臺不斷涌現。
而在線下,各地大型瓷磚批發(fā)倉庫、批發(fā)超市、倉儲中心遍地開花,以豐富齊全的花色品類和低廉的價格,吸引了大量客戶。
未來,愈演愈烈的市場洗牌會加劇這種兩級分化的現象。當下,陶瓷人面臨著兩條路,黯然退場,或是抄底擴張,你會怎么選呢?
- END -
您可能喜歡:
繼續(xù)閱讀與本文標簽相同的文章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