服務熱線
400-115-2002
我一直覺得,瓷磚是裝修中最矛盾的建材:
一方面,瓷磚技術很成熟,只要是合格品,統(tǒng)統(tǒng)達到耐污、耐磨、防滑,買個物美價廉完全夠用;
另一方面,瓷磚一旦沒選好,非常影響視覺效果,后期更換賊麻煩,選貴價品一勞永逸才明智。
便宜瓷磚和貴瓷磚,到底該選哪個呢?
功能幾乎沒差別
如今瓷磚生產(chǎn)工藝非常成熟,幾乎沒有技術壁壘,都是壓實、燒制、印花等流程,表面花紋都是用3D噴墨打印機,噴墨釉料材料成本不高。
圖源:住范兒自攝
基礎的生產(chǎn)線+人工質(zhì)檢就能產(chǎn)出合格產(chǎn)品。
沒必要追求所謂的“全瓷磚”、密度越高越好,這些主要是燒制時間比較長,成本主要在能源消耗,也就是“電費”上,說白了都是因為技術太過成熟,沒啥提升空間,硬凹了一個概念去卷。
只要是合格產(chǎn)品,瓷磚的基礎功能根本沒差,就是防水、防滑、易清潔,是一塊合格瓷磚的基操,無論貴賤。
貴在顏值
貴瓷磚,只貴在顏值上。
瓷磚大廠有設計師到處找靈感,有實驗室研發(fā)色料、釉面工藝,有充裕的資金和先進的設備去實現(xiàn)質(zhì)感提升。
瓷磚實驗室
▼
在瓷磚花銷上,只想要基本功能不貴;而想讓家有品質(zhì)感,需要堆錢。
就像剛過溫飽線vs中產(chǎn)和富裕,溫飽線很切實很重要很解決問題,但不代表中產(chǎn)階層的其他追求沒有意義。
普通瓷磚物美價廉,但花色、審美可能跟不上中產(chǎn)們的需求;反之,中產(chǎn)們也大可不必居高臨下地要求溫飽線追求質(zhì)感、品味之類虛無的東西。
設計
如今瓷磚表面的花紋,是通過3D噴墨打印出來的,打印機器的好壞差距不大。
但“源文件”(打印素材)質(zhì)量,影響了瓷磚花紋是不是清晰、優(yōu)美。
清晰很容易理解,就像打印愛豆照片,一樣的打印機,我拿著網(wǎng)上下載的300k小圖,你拿攝影師大畫幅+紅圈拍攝的原片。
圖源:淺沫瓷磚局部
優(yōu)美主要體現(xiàn)在圖案花色,同樣的大理石瓷磚,有的自然美觀,有的雜亂呆板。
圖源:依諾瓷磚
不同品牌、廠家,源文件設計能力和獲取渠道的不同,影響著瓷磚的顏值。
順便多說一句,當國內(nèi)小廠在聊源文件購買價格,和模仿的是不是逼真的時候,貴價品牌的重心,不僅放在捕獲設計靈感,更關愛對周遭環(huán)境的影響,格局更高。
工藝
對于如今瓷磚來說,工藝影響的也是顏值,而非性能。
以手繪磚為例,進口品牌的腰線磚,很多真的是一筆一筆手畫;國內(nèi)注重品質(zhì)的品牌,可能會用手工絲網(wǎng)印,色料飽滿,有手工的痕跡,也很有味道。
圖源:小火柴瓷磚
而小品牌、小作坊做的花磚,還用最普通的噴墨印刷,疊加不清晰的源文件,不講究的釉料,效果肯定差多了。
還有像干粒釉工藝,把原本噴出來的花面墨水(圖案釉面層),做成立體的小顆粒噴出來;精雕釉面工藝,利用色料的物理屬性制作細膩自然的凹凸,立體感和肌理效果是普通3D噴墨打印沒法比擬的。
圖源:馬可波羅瓷磚
質(zhì)感
質(zhì)感這東西比較像玄學,工藝肉眼看不出來,店面銷售也不是很清楚,但質(zhì)感的好壞,每個人都能多多少少感受的到。
瓷磚不像是汽車、包包,你開個奔馳,不用去解釋它的性能,背個愛馬仕,也不必去向別人科普手工的細節(jié),大logo說明一切,一眼看到差距。
瓷磚比較像服裝面料,到底好在哪里,可能一眼看不出來,可能店面銷售也不是很清楚,但好面料的光澤感、皮膚接觸的細微差距,是可以感受的到的。
我采訪了一家進口瓷磚品牌中國區(qū)代理商,有一些款式,釉面有若隱若現(xiàn)的光暈,或者水波樣、金屬色澤的暗紋。
代理商內(nèi)部對這些特殊工藝了解也不充分(涉及品牌機密),但店鋪可以提供樣塊,讓你拿著樣塊去其他品牌對比,并且有“肯定能看出區(qū)別”、“別家做不出來”這種自信。
圖:imola品牌給顧客提供樣塊
成本均攤
比起設計、工藝、質(zhì)感,接下來的幾個差距更實在一些,即使對審美要求不高,也能有所體驗。
先說成本均攤,生產(chǎn)成本均攤到每一片瓷磚,最終由消費者買單。
瓷磚的生產(chǎn)成本中,更換一次壓磚模具、生產(chǎn)線啟動停止,消耗的能源,以及耽誤的時間,需要的人工等,都是成本。
大品牌換一次模具要出幾十萬方的磚,機器生產(chǎn)連軸轉(zhuǎn),幾周不停工,更換模具的成本就降下來了。
整體的瓷磚運營中,庫存、壓貨占用的資金很大,大品牌銷貨快,資金周轉(zhuǎn)速度快,成本均攤自然就低。
影響力足夠大,做特殊工藝的產(chǎn)品起訂量足夠大,才能覆蓋住成本,這也是為什么大品牌瓷磚質(zhì)感普遍更好的原因之一。
總之,大品牌起訂量大,批量化、標準化生產(chǎn),對消費者來說付出的成本均攤并不高,錢更多是花在品質(zhì)、服務、品牌溢價方面。
起訂量大帶來的另一個優(yōu)點,是退換補貨更有保障,缺點是獨特性不夠。
服務
賣價貴的瓷磚品牌,往往有辦法幫你“節(jié)省瓷磚”,以及保證鋪貼效果,比如出設計圖、切磚圖。
建材市場有些低端產(chǎn)品,裝車完就算結束了,相比之下,大品牌提供的鋪貼指導、二次切割加工、大板包安裝等服務,分散了消費者承擔損耗的風險。
理智來看,這也是把專業(yè)技能的成本分攤到瓷磚售價里了。
設計師出效果圖,深化設計師出排磚圖,更規(guī)范的切割,更好的安裝甚至更完美的送貨體驗等等,都是羊毛出在羊身上。
但不得不說,這種選購體驗,特別符合追求生活品質(zhì),想花錢買省心的消費者的需求。
品牌價值
選貴價瓷磚,很大一部分錢花在品牌價值上。
大品牌特別會講故事,擅長以情動人:
“客人第二次裝修,不想再選這么貴的磚,到我家門口繞著走,看了兩天還是進來了,用慣了好的,由奢入儉難啊。”
“客廳用的我們家磚,廚衛(wèi)用的小牌子,客戶裝完就后悔,相鄰區(qū)域?qū)Ρ忍黠@,說早知道咬咬牙都買你家的。”
……
不說真假,故事繪聲繪色,比吸水率、廣東產(chǎn)地、拋光/拋釉/通體磚這些說法接地氣兒多了,這手情感牌,沒有一定實力的小牌子學不來。
當然,瓷磚背后的文化確實是不可否認的。
瓷磚起源于西方,很多款式、花紋、色釉都能追溯到特定的歷史時期,比如摩洛哥伊斯蘭陶瓷馬賽克的審美邏輯和歷史、宗教是不可分割的。
像是100+年歷史的品牌,意大利貴族專用的出身,透過一塊磚看到過去和現(xiàn)實的共鳴,深厚的文化積淀,常常莫名其妙難以名狀地打動人心。
把錢花在品牌價值上值不值,它是不是和工藝、質(zhì)感、花色、風格一樣重要,是見仁見智的。
和沙發(fā)、床甚至餐桌椅相比,瓷磚和人都是沒有“肌膚之親”的,是裝修中距離最遠的建材,理智地選瓷磚當選高性價比,把更多預算留給家具、電器和更有逼格的裝飾品。
但貴價瓷磚代表著愿意把錢花在看不見的地方,這不就是對生活品質(zhì)極高的追求,讓家與眾不同的高階版玩法嗎?
最后,瓷磚該選貴還是便宜沒有定論,我們一向提倡理智消費,不一樣的人有不一樣的消費觀,花出去的錢能讓自己舒心如意才是正經(jīng)事。
- END -
您可能喜歡:
繼續(xù)閱讀與本文標簽相同的文章:
沒有更多評論內(nèi)容了